如何對小朋友說故事?(轉貼)

2007112800:00
做個說故事高手
How to speak a good story

撰文/曾家鳳
諮詢/故事屋負責人 張大光
啟航教育館說故事老師培訓班講師 郎祖筠
攝影/江建勳(0925-033-917)
插圖/Nora (0928430418)

當你翻開故事書,會發現故事中潛藏著許多未知的事物,究竟故事能帶給孩子怎樣的魔力,不親身進入就無法有所體會。所以,講個「好聽」的故事給孩子聽,讓他可以進入這個魔力世界。

說故事給幼兒聽,可以增加小朋友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長期累積下來,則能形塑他的思考力,增強邏輯、組織能力,甚至是養成閱讀習慣。

媽媽常說故事‧對文字有較高的領會力
啟航教育館說故事老師培訓班講師郎祖筠在受訪中提及,從小在她入眠前,媽媽會在她的床頭說故事,在聽覺方面受到大量刺激,所以,當她8個月大時就會開口講話。同時,因為媽媽很會說故事,也就使她快速地墜入故事的魔力之中,對於故事書中看似由一堆線條所組成的文字產生了高度興趣,於是開始喜歡上閱讀,因此在小學四年級就把「亞森羅蘋全集」、「福爾摩斯全集」盡收眼底,連大人都不一定能全數念完的套書,在她眼中不過是九牛一毛。透過說故事,進而培養出孩子閱讀的習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她並指出,常聽故事的小朋友,因為多聽的緣故,對於語言文字的領會力會比其他同齡的小朋友來的多,對促進其思考能力有所幫助,待此一能力逐漸累積,孩子對於故事中的情節也許就會出現疑問,從中,父母也就能夠了解小朋友的邏輯、組織能力。
想要藉由說故事獲得以上所提及之效果,關鍵在於如何說個「好」故事。同時要先付出,才能有收穫,必須了解孩子們真正的需求,做出適齡的選擇,正是每對父母應該要做的功課。到底要怎麼做才對孩子有幫助?透過專家的指導,讓我們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成為一個能說出好故事的媽咪、爹地。

步驟一 重組觀念
1. 釐清主角定位
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建立一個觀念,即重點是孩子。建立這樣的觀念,一來可以減緩父母對於說故事的壓力,當定位清楚後,父母就不再需要透過小朋友的反應,替自己說故事的能力評分,只要小朋友聽得開心就好,而不是說故事的人在過程中獲得優越感。所以,父母在準備上其實無需過於擔憂,也不要將它視為有備課壓力的一門作業。二來,為了講孩子愛聽的故事,可以幫助父母觀察小孩喜歡什麼以投其所好,對於吸引小孩喜歡聽故事方面頗有助益。

2. 去除仰賴文字的說法
大人一般在閱讀上慣用的語言是書寫語言,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仰賴文字,從文字內容裡掌握主詞、語法結構,經過腦中的圖像化作業進而理解文字意思。不過,父母說故事給bobo聽時,應該將語言表達回歸幼時,建立一個「口語語言」,口語語言是藉由比手畫腳、聲調、語言表情來判斷內容,若指著文字說故事大人難免陷入文字的書寫架構,要讓小朋友要理解困難度即大幅提升。
故事屋創辦人張大光建議,父母應當拋開文字理解的模式,先從故事的圖片了解故事內容,父母在翻閱故事的時候,可以先省略文字的部分,直接從圖片著手,若是不懂繪本圖片的表達意義,再參照文字的說明,但是必須建立一個概念,即是「看文字不是在看懂故事,而是了解圖在畫什麼」。這個概念所要強調的是,父母必須從小朋友的角度來了解故事,也就是重圖而非文字。
郎祖筠表示,圖片本身具有主視覺以及次視覺,因此父母無需擔心小朋友會對已經看過的繪本失去興趣,因為不同時間、不同年齡看相同的圖片,都會因當時的心情、好奇事物而產生差異性注目,因此也會導致產生不同的領會。

3. 肢體動作與聲音表情不是說故事的主軸
張大光指出,一般人之所以會型塑肢體表情為說故事中重要角色的想法,主要是因為當大人在做出誇張動作或是聲音的時候,小朋友容易被吸引,但其實他並不是被動作吸引,而是被你在做動作時,所呈現出的圖像畫面吸引。若是說故事一再倚重誇張的肢體表情,小朋友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便容易因不再對此感興趣而失去對聽故事的熱忱,因此,父母應要跳脫以誇張肢體動作為主的說故事框架,於內容上多加著墨,才是首要之務。
郎祖筠則說,聲音表情主要是透過語言中的抑揚頓挫,將故事中想要的表達的重點,例如主角、情緒、態度,藉由口語表達出來,主要是輔助聽眾能夠理解說故事者想要表達的重點,而非是要用誇張的語調吸引他人的注意。

4. 避免設定過高成效
正因為父母了解說故事對於小朋友在學習上的功效,常導致父母過於心急、焦慮,一再希望從小朋友身上能夠快速地看到故事所帶來的影響,彷彿今天說了一個「勇敢」的故事,故事中主角對於所有的事物皆不會感到畏懼,聽了故事的小朋友隔天就應該會不再怕黑等等。但是父母應當了解,故事說一次不會對小朋友造成立即性影響,必須經由累積才能看見成果。

步驟二 5個方法讓你說個好故事

對於父母來說,「說故事給小朋友聽」這件事,總有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也許是幾次因小朋友老是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沒辦法乖乖的坐在身旁聽故事,而因此大打退堂鼓,更有甚者,是在該選擇哪本故事書就已經敗下陣來。張大光表示,父母實在無需過度放大「說故事」這件事,要當一個能說個好故事給bobo聽的家長,其實並不難,針對0~3歲的小朋友,把握以下5點,則可以讓父母輕輕鬆鬆知道該如何說個能吸引小朋友的「好」故事。

1. 以最自然的方式說故事
許多父母害怕拿起故事書後不知道從何著手,所以到處吸收資訊,當然多方聽取經驗是好,但是父母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給自己一些時間回歸初衷,了解你要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麼?不是一個對於說故事感到很有壓力的父母,應當是能開心跟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互動才是。父母跟小朋友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吸引小孩子,然而要吸引幼兒比起吸引大人,其實要來得容易多了,郎祖筠建議,父母只需要平時多感知日常生活,例如感受「痛」的感覺,領悟在痛的時候所產生的臉部表情、疼痛感,用多一份心將感受記在心底,當說故事時即能自然傳達,bobo很容易感到滿足,只要你真實傳達感受,絕對能得到小朋友廣大的迴響。

2. 用圖說故事
對於0~3歲的小朋友而言,要求其了解文字的優美感,實屬困難,因此希望藉由指著文字念故事,而能傳達文字的韻律,只會讓父母信心大失,因為你會發現,他一刻也坐不住,總是在翻動圖畫書,因這個年齡層的bobo容易被單色塊的圖片吸引,文字只是一些不存在於記憶中的組合線條。父母應該循序漸進,先從小朋友感興趣的圖片著手,用圖片說故事,從圖畫中找到故事本身的架構脈落,就可以輕鬆掌握孩子的目光。
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則是不可過分使用兒語。小朋友說話好用疊詞,只是因為小朋友初期學說話,在發音上好發聲,所以他會說「車車」,但是父母不應該一再配合小朋友的兒語,以免形成幼兒錯誤的認知,往後欲矯正「車車」為「車子」困難度則相對提高。

3. 選擇適齡的故事書
張大光指出,針對0~3歲的幼兒,父母應當選擇「認知型」的故事,無需著重過於沉重的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建立,反而應側重藉由說故事讓小朋友學習新名詞,並且對其建立印象。郎祖筠說,平時父母可以先透過家中現有的材料,例如水果,藉由其顏色、形狀讓孩子先建立概念,等到初步的概念形成,便能用具有相同特徵的物品,套入小朋友已有的概念,就能加速小朋友認知物品的能力。假設父母用柳丁的形狀告知小朋友「圓」的概念,之後就可以跟bobo說「桌子是圓的」、「煙灰缸是圓的」,一再強化,即可發現小朋友哪天會告訴爸媽「橘子也是圓的」。
故事書也不定要選擇繪本,在坊間販售含有豐富色彩的圖畫書,或者是一般的認知圖卡皆可,只要父母在挑選上注意以下2點:
◎了解圖畫的部分必須占整體故事書一半以上,並且畫面要大,最佳狀態是半頁都是圖畫,即使另外半頁全是文字也無妨。
◎選擇色塊大的圖畫,對於此年齡的bobo較有吸引力。

4. 培養「愛」的情境
該在何時何地說故事?答案其實很直接,只要有愛,隨時都可以說故事。當父母願意進入孩子的世界,用心感受孩子而非用腦筋判斷,例如孩子跌倒了,可以問:「你痛不痛?」這樣一句話開啟故事,透過跟他問答之間的互動,將故事的情境帶入孩子的思緒,用溫暖關愛的話替代責罵,幼兒的感受一定會更加強烈。需要注意的是,聲音必須溫柔、緩慢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倘若是在bobo睡前說故事,父母也需要訂定出底線時間,不可因顧全孩子的要求,故事一個接著一個,反而易讓孩子養成撒嬌的性格。

5. 以聲音表情以及簡單的肢體搭配故事
在聲音部分,最主要是口齒清晰,在速度不急不徐。郎祖筠建議,平時說話速度較快的父母,可以利用一些可錄音的產品,錄下自己說的一段故事,不斷反覆聽,了解節奏是否適合bobo。
至於肢體動作,只是輔助性質,但是如何才能恰當的表達肢體語言?她表示,依照0?3歲的小朋友發展歷程而言,父母在故事中的肢體動作,可以透過親子之間的身體觸碰,並且強調感知器官的方法進行。

肢體表達4大方向
透過郎祖筠親身指導,父母在說故事中可以融入的肢體動作,有4大方向:

1. 形狀概念:當父母敘述形狀時,透過肢體表達,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2. 動感呈現:想要讓小朋友了解行進時的速度,可以讓小朋友踩在父母的腳上,藉由腳感受行走時因速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高低起伏。
3. 情緒感染:當父母說故事說到「開心跳舞」,因為是表示情緒的東西,可藉由動作跟孩子一起手拉手開心起舞,讓孩子可以從中直接感染開心的感覺。
4. 角色扮演:肢體動作不一定只有父母能做,也可以讓小朋友以遊戲的方式進行。火車過山洞的過程,可利用角色扮演可以讓小朋友分別從「火車」、「山洞」兩個部分進行觀察模仿,從中也能訓練小朋友的思考以及想像的能力。

2 Tips 增強說故事功力
Tip1 多次練習
因為受傳統教育影響甚深,容易讓人愈長大卻愈逐漸封閉自己的發言能力,小時候要說故事,大家都很踴躍,為什麼大了就不願意說了呢?或者是認為自己不具說好故事的能力,但大家愈來愈少對大眾說話,愈是欠缺能力,但其實只要平時多加練習,多把生活周遭的事物加以組織,父母絕對不需要擔心自己無法成為說故事高手。

Tip2 不斷重複
此階段的幼兒好奇心強,容易被外在周遭事物所吸引,家長在說故事的時候,不需在意小朋友有沒有乖乖坐好仔細聽,只要一再重複的唸,哪怕他們在玩玩具,耳朵依然在聽你說故事。

說故事3大「不要」

1. 不要送禮物
張大光指出,父母應該要建立一個基本概念──不需要透過「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喜歡聽故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禮物,在說故事的過程中,親子關係得到歡娛的互動,並且藉由說故事讓他能夠在一個輕鬆的方式下進行學習。以送禮物的方式吸引孩子聽父母講故事,只是會造成他未用心聆聽故事本身的內容,因為他在乎的是禮物是什麼?即使他在聽故事的過程安靜又乖巧,並不表示他能夠融入故事中並獲得啟發之意義。

2. 不要過度灌輸價值觀
台灣的家長有一個很特殊也很可愛的心態,總希望小朋友能藉由簡單的故事吸取其中具有社教意義、倫理常規之處,以建立小朋友自身的價值觀。然而,父母忽略了,在說故事當中所傳達的概念的是「說故事者」,如同書籍在創作結束後,創作者即不再對其有任何意義,而是讀者能對該書提出各種不同的詮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公主成天只知道玩耍,都已經老大不小了,父王很擔心她,於是希望公主趕快找一個有錢的公子嫁了吧!」這段話看似平常,其實裡頭隱藏了傳統的嫁娶觀念,年紀大的女孩就應該趕緊完成終身大事,而且還是要嫁給有錢的公子。過度向小朋友傳遞刻板印象,只是從小建立一個偏差的價值觀,左右小朋友自由建立價值觀的思緒。

3. 不要使用不雅或有貶低意味的文字
對於0?3歲的小朋友來說,父母就是學習的最佳老師,若是在跟孩子說故事時將不雅詞句脫口而出,在小朋友並不會自行篩選「好」、「壞」的情況下,他只會長期不斷地積累平時所聽到的語言,對於孩子什麼時候記得這些詞,大人也許永遠找不到一個清楚的答案,但總有一天會反應出來。因此,父母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必須盡量避免這樣的語詞出現,以減低未來在糾正小朋友言談上用詞不當時,造成小朋友心裡的矛盾現象。

★專家小檔案
張大光
現職/故事屋創辦人
學歷/中原大學物理系
經歷/金格唱片企劃經理
郎祖筠
現職/啟航教育館說故事老師培訓班講師
學歷/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