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打小孩嗎?

2012090700:00
睡覺時間到了,兩個小女孩還一直在那邊互推,媽咪在想:到底要推多久?
約莫一分鐘後,發現她們越吵越兇,媽咪聽了除了心疼寶貝們互推的皮肉傷,也生氣她們怎麼這麼不珍惜彼此...
媽咪大吼:"你們在幹甚麼?"
兩個開始各說各的...
媽咪:"通通給我去罰站!"
兩個人都愣了一下,不動。
媽咪更火:"去罰站!兩個都給我去罰站!去!去!去!"
荳荳有點哽咽地噘著嘴:"為什麼我要去?我又沒有錯!是妹妹搶我東西,我又沒有同意..."
媽媽:"妹妹先不對,但是你動手了!你推人了!這也不對!去罰站!"
荳荳很不甘願地走去罰站的地方。
接著,妹妹轉頭過來,媽咪繼續吼:"去罰站有沒有聽到!去!"
球球走下床,站在門口,似乎對媽媽的大聲很不滿,揮起小手打媽媽一下。媽媽更生氣:"誰叫你打人?!你打我我就打你!"
媽媽從她的小屁屁打了下不算大力的一巴掌。
球球又想回打,媽咪想這樣打下去不是好辦法,想起以前帶隊時,執行長有教過,抓住她,抱著她,讓她不能動...
媽咪抓住球球的雙手,球球無法掙扎,哭了起來。
媽咪當下真的非常生氣:"你打我?!你打人?我有沒有說過不能打人?為什麼打人?可以打人嗎?啊?可以打人嗎?我說過甚麼?......"開始說教。
球球作勢想上廁所,
媽咪吼:"去!去廁所!"
球球不願意,要等媽媽帶,邊哭邊憋著。
媽媽還是很生氣:"去!自己去!如果你尿下去,我叫你自己擦!去,去去去去去去!"
球球仍然站著不動,邊哭泣。
媽咪很火,抓起球球,抱到浴室,幫她把尿濕了的褲子脫下後,留她在浴室,轉身不理她。
球球邊哭,邊跟在媽媽的後頭走出來。
既然走出來了,媽咪把球球抓去面壁思過,跟姊姊一起罰站。
起先球球不願意,後來爸爸也生氣了,爸爸拿起抓耙敲打欄杆,作勢要嚇嚇球球:"站好!不然我就打下去!"
球球怕挨打,乖乖站好。
兩個小女孩站在牆壁前面哭。
媽媽對荳荳說:"你錯在不該動手!妹妹如果講不聽,你可以跟大人講啊。"
媽媽對球球說:"不是你的東西就是不能搶!你先是搶人家的東西,後來又打人!你做錯兩件事!"
爸爸對球球說:"你已經長大了!你的標準跟姊姊一樣,你不再有特權了喔!"
這次媽咪真的失控ㄌ...看到兩個寶貝這麼不互相珍惜,好難過,好失望平常的溝通,似乎沒有成功。
希望不要在有下一次,希望我們的溝通能夠更完美,而寶貝也能珍惜對方。
是媽咪的說詞太難懂嗎?還是太常講了,讓寶貝覺得像耳邊風,不重要?

望著球球的背影,她邊站,邊哭,邊流汗,邊抓起衣服要散熱,小屁屁露出來,可愛的動作讓爸爸跟媽媽想笑,卻因為氣氛正嚴肅,要憋著,不能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對他們罰站是在玩。

罰站後,要上床睡覺了。
媽媽親親荳荳。荳荳還是很不甘願地:"不要親我!"
媽媽:"你越皺眉頭,媽咪越要親。"
荳荳撇開頭:"亨~不要親!"
媽媽:"你們兩個都是我的寶貝耶!沒有幫我好好照顧,還在那邊互相傷害!誰敢欺負我女兒?!啊!
你痛我也痛耶!不準欺負我女兒!誰要敢欺負我女兒,我要他好看!......你要幫我保護好我女兒!知道嗎?"
這時荳荳才笑出來。

而球球拿著吵架前原本要媽咪講故事的故事書:"媽媽~講故事!"
媽媽:"你看你們因為吵架,浪費了多少時間!該睡覺了!"
爸爸說:"爸爸講~你們剛剛讓媽媽生氣了,媽媽沒力氣了。爸爸講!"
球球:"不要!我要媽媽講!"
知道球球嘴裡說不,實則有點撒嬌地,爸爸硬把球球拉過去抱著:"來~爸爸抱抱!爸爸講。"球球這才甘願睡覺。

隔天起床,球球馬上又拿起昨晚那本故事書要媽媽講,皺著可愛的眉頭:"媽媽~講故事!你還沒講故事耶!"
媽媽:"昨天不是爸爸講過了嗎?"
球球:"不算!媽媽講的故事才算!"
媽媽:"媽媽昨晚太生氣了~細胞死很多,現在沒氣講故事了啦~你看,讓媽媽生氣,浪費好多時間。我都沒力氣玩了。媽媽不希望昨晚的事情再發生。可以嗎?"

荳荳在上學前,突然躲在媽媽懷裡哭了。
媽媽:"怎麼了~寶貝?甚麼事情讓你難過、讓你哭?要講出來媽媽才能幫你啊~而且,不開心的話,講出來會比較舒服,才不會生病。"
荳荳:"我難過~我想跟媽媽玩,但是媽媽一直忙,都沒時間陪我玩。"
媽媽趁機提醒:"所以啊~你們玩的玩具,玩好自己收好;自己趕快學會換衣服、自己綁頭髮。媽媽就可以省很多時間陪你們玩啦~"

後來~媽咪剛好在網路看到有人分享:美國教子七大法則...好像~媽咪還是太衝動了。
記下來,隨時提醒自己。(啊~這逞罰真的不是好方法啊~繼續加油啊~)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BabydavinciStudio
 
 
       1.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2.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4.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5.聲言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6.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是巨大的。
  7.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盡量理解他們。
  8.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9.後果法則: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10.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12.四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在干什麼以及什麼時間

  美國人教子七大忌語
  1,言過其實——如「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魚」、「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漸漸分辨出你話中含有水分,於是長大成人後,對他人的稱贊也會將信將疑。此外,聽慣家長誇大其辭贊揚的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往往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2,人身攻擊——如「你胖得像頭豬」、「你蠢得像頭驢」等等。智力再愚鈍的孩子也能體味出這類話包含的「惡意」,心靈會受到莫大的傷害。此外,年幼的孩子還可能信以為真而自暴自棄,最後喪失了自尊和自信。
  3,威脅恐嚇——如「若不好好做作業我就揍你」、「你不乖就拿你去喂狼」等等。這種虛張聲勢的威嚇和言過其實的贊揚一樣,同樣會讓孩子喪失對家長的親近和信任。
  4,冷若冰霜——如「你沒看到我正忙著嗎」、「待會兒再說」等等。從這些話中孩子聽到的潛台詞是:大人們對我乾的事毫不關心,他們並不把我當作他們的心肝寶貝。
  5,居高臨下——如「你不該這么做」、「我在你這年齡時,早就……」、「你不聽也得聽」等等。如果家長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評時心理就不能平衡,這樣即使你批評得百分之百正確,孩子也會出現「口服心不服」的反應,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冷嘲熱諷——如「你以為自己能幹嗎?」、「你是我家的天才?」等。兒童心理治療專家裡伯文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嘲諷。他們很難理解,和自己最親近的母親或父親怎麼會說出這種表面是表揚而實質是貶損的「雙關語」。即使你說這些話時可能還帶有些許幽默感,但要知道,「小不點」們要正確理解實在很難。
  7,絕對否定——如「你從來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你總是撒謊」等等。誠然,批評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但如果把話說「絕」,反而可能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導致最終拒絕接受這種批評教育。